11月27日
,2014年度《中國農技推廣》理事單位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耕地與肥料管理處
、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全國農技中心土肥技術處及節水農業技術處的領導
,以及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農產品產地環境評價中心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產業發展部
、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
,分別就我國耕地環境狀況及土壤修複發展趨向
、未來新型肥料行業的重大使命進行了探討
。同時
,會議代表們專門針對未來微生物肥料的重大機遇和準入政策等問題與專家互動交流
。
在會上
,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李俊研究員強調了生物肥料的發展前景廣闊
。他說
,微生物可以起到活化
、分解
、養分合成包括促進作物生長等等一係作用
,生物肥對於我國有特殊的意義
。由於我國複種指數很高
,導致一係列土壤問題越來越嚴重
。同時
,由於肥料投入連續增多
、缺乏科學施肥指導
,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發生變化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
,如果土壤有問題
,作物肯定也會出現問題
,並導致農產品出現一係列安全問題
。”
“從這個角度考慮
,國家從2006年就考慮將似乎不起眼的微生物納入國家戰略和發展規劃,同時強調‘生物產業是國家確定的一項戰略性新興產業
。’”李俊告訴記者
,正在製訂的“十三五”規劃以及未來20年戰略規劃
,將生物產業列入其中
,指明了未來的戰略方向
。“特殊國情導致生物肥料在我國目前階段具有特殊意義
。因為我國比較特殊
,與美國不同的是其土地種植密度不高
,土壤質量
、農業耕作
、栽培技術等沒有出現那麽多問題
。為此
,我國一直將生物產業作為戰略來發展
。”目前
,相關部委和部門都在不斷推進這項工作
,包括農業部門也積極與各個部門
、各個環節對接
,研究在“十三五”框架下如何引導產業發展
,包括政策走勢
、產業支撐等
。“這些都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
、土壤健康
、農產品質量安全所離不開的因素
。”
李俊強調
,從生物肥料最近5-10年的發展來看
,雖然1000多家企業
、2000多億的產值這樣的規模不算大
,但是
,其發展勢頭
、所體現出來的價值
,包括倡導的土壤健康
、提高肥料利用率
、實施化肥減施
、提高肥料效率等理念
,逐漸占據主導並引領市場
。
李俊說
:“微生物的作用不可低估
,但是其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盡管微生物肥料不能完全以生物肥來劃分
,但是從提高肥料利用率
、提高效率
、降低肥料用量的角度
,確實有一定的依據
。特別是對於未來將側重於大宗作物的有機
、無機和生物複合發展方向
,可以從產品定位
、市場定位來考慮發展
。”他說
,目前有很多企業在生物肥料的各個領域進行嚐試
,包括與有機肥
、生物肥和其他傳統肥料相結合
。“我們期望今後將生物和有機
、無機結合起來
,隻有活化菌種
、改善土壤環境,才能提高施肥效率
、養分利用率以及農民的效益
。”對於下遊品種要有幾方麵的考慮,第一
,從養分著手做到活化
,包括采用生物有機肥做成一個產品或多個產品
。第二
,對於土壤降解
、有毒有害物質的修複
,調理方麵也有一些登記產品在嚐試
。例如
,農殘
、除草劑的殘留
,包括部分重金屬的鈍化
,微生物都在起很大作用
。“簡單來說
,把大分子的東西分成小分子
,微生物都可以發揮作用
,實際上就是把種群的功能增強
。”他認為
,通過添加這種功能性菌劑
,能夠加速這個過程
。對土壤健康
、農藥少量施用都有起到重要作用
,包括資源
、有機肥生產
、腐熟劑
、秸稈還田等
,都可以很好的利用
、轉化和分解
。
“微生物肥料的前景非常大
,在很多方麵沒有被充分利用
。”美國從幾十年中大量的數據得出一個結論
:“微生物可以養活世界”
,利用微生物的合理種群
,減少美國化肥用量的20%左右
。不僅可以提高產量
,還能改善品質
。李俊解釋說
:“即使如此
,美國依然沒有將微生物的作用發揮出來
,例如
,通過與微生物共生
,提高抗逆性和抗旱性等方麵
。”
對於大家十分關注的登記問題
,李俊進行了說明
。“目前沒有單獨列出微生物的通用名稱
,但是不表明這一類產品不能登記。”李俊解釋說
:“我們給予了一定的空間
,例如農用微生物菌劑
,雖然用量比較少
,比如一畝就用5公斤以下
,菌指標能達到2億以上
,可以登記為農用微生物菌劑產品
,並通過產品使用說明或相應的資料闡述具體內容
,解決登記問題
。”其次
,采取複合微生物肥料的方式
,隻要指標符合相應的標準
。“有的地方新出台的標準規定添加8%左右的有機質
,成分包括氮
、磷
、鉀
,這樣用量更大效果更好
。還有一些產品能夠以複混肥進行登記
,在使用方麵可以通過商品名稱
、使用說明來體現
。”李俊還專門提出
,微生物肥料產品完全可以在土壤修複菌劑或者土壤修複方麵進行嚐試和探索
。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
,將有相應的標準
、方法等框架體係予以支撐
。(作者
:吳江
;來源
:中國農資)